2009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的医改方案要求,以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为主线,以卫生强市(县、区)建设为抓手,围绕“五个度”和“五个新”,突出农村卫生重点、倾力民生工作焦点、突破卫生供求难点、重视行风建设热点,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和科技兴医,以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为根本,以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满意度同步提升为目标,依法行政,健全制度,加大创新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一)坚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新理念。
结合各项卫生工作,在全系统认真开展深 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新理念,围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重点卫生领域,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卫生强市(县、区)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和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反应性,促进全市整体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从拓展农民健康工程的深度,着力创造农村卫生新模式。
一是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制度。全市人均筹资达170元以上,参加率达90%以上。力争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看病就医“一卡通”。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降低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住院补偿率达35%以上。确保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60%以上,做好体检后续服务工作。
二是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四化建设”,即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工作规范化、管理信息化、中心与站管理一体化。研究出台《湖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加强硬件投入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达到标准化。继续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类指导,切实抓好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社区卫生服务“星级站”创建工作,注重软件管理和内涵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城乡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公共卫生项目落实率达90%以上。继续抓好免费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大专学历教育工作。
三是继续实施城市医院牵手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医院牵手社区工作计划,创新对口支援工作措施,实现8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60%以上的社区医生有上级医院及专人指导的目标,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三)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卫生安全的角度,全力打造公共卫生新特色。
以开展“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年”为抓手,着力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认真总结抗震救灾和“问题奶粉”重大事故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经验,强化技能培训和综合应急演练、院前急救体系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责任医生的卫生应急能力,努力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学校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及处置水平。
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按时完成市、县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评工作;开展预防接种均等化服务工程,不断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水平。全力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示范区”(国家级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启动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以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社区慢性病规范诊断、监测、网络直报、分析和干预机制。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继续加强小餐饮、工矿企业食堂两个专项整治和农村家庭宴席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小餐饮店整规和就餐人数100~300人企业食堂整治工作;进一步推广餐饮业“1+1”管理模式、小餐饮“五公示”制度和卫生监督员责任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和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和乡镇派出机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效能。
四是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勤调查、早发现,落实相关措施,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抓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五是切实加强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以“三管一灭”为重点,继续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推进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农村的专兼职卫生保洁和环境消杀“两支队伍”。积极开展卫生乡镇、村(单位)创建及“回头看”工作,巩固发展城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通过开展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教育示范村创建及健康促进学校等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防病能力。
(四)坚持深化卫生改革的力度,努力提升医院健康发展新优势。
一是切实加强医院管理。着力加强县级医疗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以创建平安医院为载体,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安全专项活动,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严格执业、技术准入管理,规范医疗执业行为,严格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三基”训练,培训率达95%以上。实行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创新医疗纠纷处置机制。
二是推进惠民医疗工作。完善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合理用好资金,加强惠民医院建设,实行惠民医疗信息化规范管理,提高惠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受益面。
三是推进中医药工作。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农村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使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是推进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提高街采率、农民献血率和一次献血400ml率,确保临床用血及时、安全、有效。强化输血科(血库)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医疗机构科学用血、合理用血。
五是推进卫生重点建设项目和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县级综合医院和县级中医院等重点建设项目,启动市中心医院行政综合楼、市一院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强化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提高投入及成本绩效,向市县级医院推广污水中回用改造项目、中央空调技改项目。
六是推进医学科研工作。重视科研协作和项目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专科(扶持学科)建设,凝炼优势学科特色。建立市分子医学实验室开放共享资源平台,推进我市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多单位、多层次的科研协作攻关项目。申报各级医药卫生科研立题不少于30项,验收(评审)不少于16项,获奖不少于12项。
(五)坚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尺度,倾力彰显卫生系统新形象。
一是加强创业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继续开展“创业创新”好班子、文明行业争创活动,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完善人才培育机制,重视名医专家、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年轻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素质、高学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形成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梯队。创新名医生评选工作机制,做好新一轮评选工作。
二是加强卫生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内在凝聚力。加强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突出抓好党政领导班子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和改革、纠风、惩处共同推进,具有我市卫生行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是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增强外在吸引力。宣传、树立和培育先进典型,注重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建立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认真落实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和各项公开办事制度,认真做好市长热线办理、卫生信访和维稳、安全生产、建议提案和结对帮扶等工作。加强医院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探索网上医疗服务,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完善投诉举报规范处置制度、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
发布人: 湖州市卫生局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280*1024
版权所有:@2013-2015 28365356体育在线 浙ICP备13026265号-1
地址:长兴县雉城镇龙山新区广场路1号 邮编:313100